
我每天出門前都會看著鏡子抓頭髮,我對於手撥油頭的髮流曲線有一種偏執的熱愛,甚至在外上個廁所都會格外撥弄一兩下。基本上,在我抓頭髮以及整理髮型的過程,鏡子對我而言是個很重要的物件,若是沒了鏡子,我這一切在頭上的努力都將前功盡棄。
鏡子轉換了人類觀看的視角,從一個第三人稱的角度看見從未見過的自己。在沒有鏡子的年代,人們只能透過他人「看見」自己,鏡子發明之後,主體能夠以自己的雙眼看見鏡子裡的自己。自那之後,打扮自己變成一個可以親力親為的生活日常;然而,我們彷彿沒有意識到鏡子裡反射的自己並不是真正的自己。
我並不是在埋恐怖片的劇情,確切地說,鏡子裡所反射的成像是左右相反的自己。多數人的左右半邊臉並非完全對稱,五官總是有些微地不一致;有些人左眼稍微大一些,有些人眉毛稍微低一點,而我本人則是右邊的嘴角會微微地上揚,左邊的嘴角則自然下垂,導致在照片裡永遠只能捕捉到我半邊笑的臉。不過,這無傷大雅的瑕疵似乎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不構成問題,甚至因此研發其他衍生產品,如:凸面鏡、凹面鏡、單面反光鏡、甚至你把手機螢幕擦乾淨後也能成為一面臨時的鏡子。而這些衍生產品也分毫不差地複製了平面鏡皆共享的左右相反的成像。